苏国强:公证路上的“领跑者”

发布时间:2019-05-05 09:28    字号:         点击数:{{ pvCount }}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5月4日讯 十九年前,胸藏打造“百年老店”的朴实梦想,厦门市鹭江公证处党总支书记、主任苏国强放弃“铁饭碗”,牵头组建了全省首个合作制试点公证处——福建省厦门市鹭江公证处。

  多年如一日,苏国强把自己的一片深情倾注在公证事业的蓬勃发展上。在他的带领下,鹭江公证处不仅成为海峡西岸规模最大的公证机构,还打造了“公证云平台”“中国知识产权公证服务平台”“诉讼与公证协同创新中心”等全国首创性成绩。

  而他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公证员”“厦门市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厦门市第四、第五、第九批拔尖人才”“厦门市委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厦门市法治宣传教育先进个人”“厦门市非公党建领军人才”等荣誉。

  创设司法改革的“厦门蓝本” 

  “公证行业发展要制定长远计划,不仅要关注公证质量、人员培养等方面,还要探寻多方合作,扩大服务范围,将公证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这是苏国强坚持的发展方向。

  2016年,鹭江公证处携手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创设全国首个“诉讼与公证协同创新中心”,由公证处协助法院完成送达、调解、取证、保全、执行及其他审判辅助事务,让法官从多而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专注于审判执行主业,走出一条公证机构与人民法院全方位跨界合作的新型路径。这一具有厦门地方特色的基层原创工作经验,被中央政法委誉为司法改革的“厦门样本”。

   

  厦门市委副书记陈秋雄(中)视察鹭江公证处,苏国强(右)介绍鹭江公证处工作情况。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该中心成立后,鹭江公证处就凭借自身在法律应用信息化方面的优势,帮助思明区人民法院升级“智慧法院”系统,打造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3.0样本。在对司法流程进行“解剖式”的分工细化、环节切割、管控论证基础上,量身打造司法辅助事务集约管理智能平台,实现了数据自动抓取、卷宗自动归档、文书自动生成、排庭自动推荐、路线自动规划、进程自动掌控、信息自动推送、环节自动存证、服务自动公开等十项自动化功能,将司法辅助事务纳入大数据精准管控。

  在苏国强看来,公证机构作为法律职业的共同体,参与司法辅助事务将提高其公正性和公信力。近年来,鹭江公证处先后实现了与厦门中院、翔安区法院、深圳前海合作区法院、集美区法院及其他法院的合作,既促进了法院“轻车减行”,也扩展了公证业务范围。 

  打通社会诚信的“最后一公里” 

  公证是社会诚信的守夜人。2017年12月11日,乐视网的原实际控制人被法院列入失信人员名单,这其中,鹭江公证处就起到了关键作用。

  “要把乐视网的原实际控制人列入失信人员名单,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苏国强说,案件先要经由债权人起诉,法院立案、审理和判决的整个流程,如果乐视网的原实际控制人施点缓兵之计,还有可能要经过上诉、再立案、再审理、再判决,然后判决生效进入执行的“马拉松”过程,走完全部法律流程前后跨度可能需要一两年时间。

  这时,鹭江公证处经债权人平安证券的申请,依据公证债权文书出具执行证书。正是凭借公证债权文书和执行证书,债权人马上获得了北京第三中院的执行立案,使乐视网的原实际控制人被法院列入失信人员名单,从执行立案到实现债权回收只花了两个半月时间。

  公证制度是一个社会诚信的表征,具有极高的公信力,能够在社会诚信形成的过程中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促进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苏国强在公证工作中始终树立“铁证”意识,牢记职责使命,不断提升办证质量,优化服务水平,竭尽所能地发挥公证制度的服务、沟通、证明、监督作用,努力为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真心换真情“365天不打烊”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民众关注什么、期盼什么,我们公证就应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自走上公证岗位后,苏国强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在工作中,苏国强始终坚持以社会效益为先,促诚信文明服务。在他的带领下,鹭江公证处牢固树立“执业为民”的理念,提出了“热诚、礼貌、快捷、准确、协作、负责”的服务方针和“365天全年无休”等十项服务承诺,极大地满足了群众的办证所需。而为了方便群众,苏国强还实行简事简办,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一般事项当日出证,哪怕需要加班加点,而对于一些行动不便或确有需要的市民也会采取上门办理的方式。

  有次国庆节假期刚好轮到苏国强值班,临近下班时间,办公室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原来,一位老兵因身体不适一直住院治疗,卧病期间,有关财产分配的问题却一直困扰着他。获知老兵的需求,苏国强和同事立即前往医院,为老兵办理遗嘱公证。

  从起草遗嘱到核查材料再到制证出证,苏国强和同事一直忙到了当晚10时许,直到将公证文书送到了老兵手上才吃上了晚饭。依他自己的话说:“既然向社会承诺了365天不打烊,那就得去做。”在苏国强看来,公证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案例,需要的就是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本报记者 叶蔚蓉 实习生 谢敏 通讯员 邹宜芳)

分享到: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