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下乡的“裁判”——记省司法厅行政复议处主任科员连燕群

发布时间:2019-04-22 08:48    字号:         点击数:{{ pvCount }}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4月19日讯  6个装满案卷的纸皮箱,整齐地叠在办公室的墙脚下,案卷上面还留有不少备注。这些是连燕群经手过的案件材料,前后不到半年时间,“差不多只有一年的三分之一吧”。

  行政复议工作,不仅要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许多案件需要实地查勘,从山路泥泞的乡村,到海风呼啸的渔村,出差成了家常便饭。同时承担行政应诉工作的他,还不时站到法庭上,成为“被告”。

  这位从基层法院磨练出来的办案能手,2011年,调到原福建省政府法制办,始终把自己当作行政复议战线的新兵,8年来,牢记使命、兢兢业业、好学不倦,终于成长为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方面的行家里手,年平均结案100件以上。

  不忘初心 

  以脚步丈量公平公正 

  “行政复议是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只有确保渠道畅通、不偏不倚、公平公正,才能真正化解行政争议,促进官民和谐社会稳定。”连燕群始终把复议案件质量当作“生命线”,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定性关、程序关、量处关、适用法律关,对于行政行为是该维持,还是该撤销或变更,他总是慎之又慎。

  

  连燕群(中)下乡走访 

  连燕群接手的行政复议案件中,有很多是涉及土地、林业、房产、海域权益等方面,特别是土地、林业、海域的纠纷,涉及面广人多、矛盾深,案件尤为复杂。每每碰上,连燕群都要深入研究案年,抓住矛盾的核心,有现场的就亲临现场查勘。为此,他不辞上山下乡的劳苦,每年接手复议案件上百件是他,足迹遍及全省各地,用初心和脚步丈量公平公正。

  三明市的廖源村与草洋村,因为数千亩林地的林权纠纷,数十年不相往来,还多次发生暴力冲突。2010年,三明市政府作出处理决定,争议山场由两村分别托管,不服决定的廖源村委会向省政府提起行政复议。连燕群主办该案件后,立即与原林业厅处纠办同志一起研究案情,拟定处理方案。随后,他与相关单位人员一起,冒着恶劣的天气前往廖源村。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连燕群他们在崎岖、泥泞的山路上跋涉十几公里,深入林地现场查勘。

  协调期间,双方因一些小细节多次产生强烈分歧,情况不断反复。连燕群耐心做思想工作,面对面、背靠背调解,用心安抚、细心解析、晓之利害,最后双方意见逐渐靠拢。这场从早上10点开始的调解,在寒冻天气中,一直持续到当晚近午夜才圆满结束。

  对于勘查现场的重要性,连燕群有自己深切的体验。“深入到现场,不仅是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更是为了真切地了解各方的诉求。摸到鲜活的人心,才能做出有温度的调解。”

  严守纪律 

  以担当维护政府形象 

  连燕群还负责行政应诉工作,每年需要代表政府部门出庭应诉三四十次。在庭审过程中,他沉着冷静,敢于善于运用已取得的证据和依据法律法规,大胆地进行反驳。对于突发情况,他随机应变,适时调整应诉策略。

  张某多次以维权为幌子,利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闹事”获取利益。2016年,故伎重演的张某,将省政府告上法庭,未能得逞。庭审结束后,张某故意处处找茬,阻拦与连燕群一同应诉的工作人员核对笔录,并引发肢体接触。见此情形,连燕群立即上前阻止情绪激动、欲将动手的张某,张某迎面用力一撞,连燕群的眼镜被撞断,镜框锋利边角插入他的鼻梁,鲜血瞬间喷射而出。此时,连燕群顾不上疼痛,仍死死抓住张某双手。

  连燕群以沉着冷静、果断坚决掐灭了冲突爆发的苗头,彰显了良好的职业纪律素养,维护了政府形象,受到了广泛赞誉。“代表政府机关应诉,不能只着眼输赢,还要时刻谨记维护政府形象,这关乎政府的公信力。”身经百战的连燕群,始终将此当作信条牢记于心。

  好学不倦 

  以经验推进行政复议应诉工作 

  连燕群经常将“学然后知不足”挂在嘴边,对学习从不懈怠。接手的复议案件各地各业多种多样,覆盖的专业知识和法律领域广,虽然有专家提供支持,但连燕群从来不偷懒不依赖,从接手案件开始,他就自觉深入研究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专业书籍常常摆满案头,还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班、研讨会……日积月累,他对涉国土、林业、海域等领域的法律已十分熟悉。“一个个案件办下来,感觉自己都快成多领域的半个专家了。”连燕群开玩笑道。

  同时,他将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升至理论高度,相关论文得到原国务院法制办的较大肯定。多年来,他凭借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不断积累经验,积极协调行政机关和各级人民法院,努力践行行政与司法的良性互动,推动福建省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工作向前迈进。

  如今,连燕群受省委组织部委派到南平市政和县当驻村干部,作为村里的第一书记,他将多年积累的法律知识、经验,延伸到乡村振兴事业中,从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到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组织换届选举,从村规乡约制定、土地流转把关,再到邻里纠纷调解都获得坚实的法律保障,让“看得见的法治”融入乡村建设,让村民实实在在感受到“摸得着的幸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本报记者 杨少华)

分享到: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