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健全源头预防机制。严格实行“村级日排查、乡级周排查、县级月排查、市级季分析”制度,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有效提升人民调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重点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对涉及本地重要工作部署、重大活动开展及时提供矛盾纠纷风险评估及防范建议,有效预防矛盾纠纷发生。近三年来,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年均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2000件左右。
二是发挥品牌调解示范作用。积极推动金牌调解工作室、金牌调解员的建设,共评定命名省、市、县三级品牌调解室79个,充分发扬金牌调解员的示范作用,发挥人民调解职能,及时化解群众身边的大小事,达到“便民、高效、预防、维稳”的社会效果,推动我市人民调解工作上新台阶。
三是强化多元调解联动机制。在传统的医患纠纷、道路交通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格局基础上,与市侨联、市银保分局沟通联系,联合下发开展相关行业人民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导成立宁德市涉侨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宁德市银行业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持续开展做好“诉调对接”、“访调对接”、“公调对接”以及参与“110”非警务警情事项分流化解等工作。形成了人民调解和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多元调解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