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教育整顿效果,着力解决影响基层社会稳定的纠纷隐患和突出问题,切实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福安市司法局多举措推进人民调解工作提质增效。2021年1至6月,全市各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纠纷1267件,同比增长50.12%。
一是强队伍、织密网,夯实基础在一线。组建专业化调解“突击队”。以老党员、青年教师、政法干警、退役军人为基础,培养“法律明白人”,充分结合“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机制,发展专职人民调解员,构建年龄结构合理、知识全面、业务能力强的人民调解员队伍。织密全覆盖调解“组织网”。建立健全市、镇(乡)、村(居)三级人民调解委员会519个,其中村(居)调委会492个、乡镇(街道)调委会22个,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5个。共有人民调解员1539人,其中村居调委会调解员1394名,乡镇调委会调解员109名,企事业单位调委会调解员6名,驻派出所调解员22名,拥有个人调解工作室的调解员8名。
二是重保障、抓排查,落实服务在一线。建好调解保障“加油站”。提高“一案一补”标准,专职调解员实行月固定补贴与差异化补贴相结合,2021年1至6月,共为47名专职调解员发放案件补贴约5万元,购买“五险”和人身意外险约5万元,着力解决执业后顾之忧。同时,定期组织调解员开展专业知识和调解技能培训,促进调解水平与时俱进。绘好矛盾纠纷“晴雨表”。聚焦重点乡镇,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发现问题及时介入,避免发生突发性重大纠纷及群体性纠纷。定期对调解案件履行情况和群众满意度进行回访调查,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减少纠纷矛盾重复发生率。
三是活机制,保实效,预防化解在一线。当好纠纷联处“先行者”。发挥110与12348联处纠纷机制优势,择优选定22名专职人民调解员者派驻基层派出所,与民警密切配合,依法依情促进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2021年1至6月,运用110与12348联处纠纷机制,累计调解纠纷1055件。畅通矛盾化解“交流桥”。推动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积极推动建立完善“诉调对接”“公调对接”“检调对接”“信调对接”机制,有效整合资源,加强信息互通,畅通诉求渠道,引导群众理性、平和、协商解决矛盾纠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