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司法局精准打造普惠型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来源:南平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 时间:2020-01-22 09:46

    近年来,南平市司法局紧紧围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主动对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等中心工作,构建了“四位一体五职能、岗位津贴加奖励”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协理员机制,精准打造普惠型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新时代富美新南平建设提供优质法律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实现县、乡、村三级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切实实现“小事不出村”。2019年,全市共排查矛盾纠纷1.198万件,调解成功1.195万件,调解成功率达99.7%。

  一、高标准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健全多级联动实体平台。围绕“3+X”模式,确定各级实体平台规范化建设标准和工作规范,重点围绕司法部关于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规范化建设要求,以及全市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建设实施标准,对已建成或在建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现场指导再规范。目前,全市已建成县级法律服务中心10个、乡镇(街道)法律服务工作站139个、村(居)法律服务工作室1870个,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基本实现全覆盖。二是完善及时响应热线平台。建立日抽查、周回访、月通报等制度,完善12348法律服务热线平台服务规范和运行管理机制,强化接线人员服务技能培训,确保耐心、礼貌、规范服务。2019年,全市共接听群众来电咨询1612人次。于10月份与市公安局联合建立110报警服务台与12348法律服务热线平台联动处置纠纷机制,规范受理事项,及时分流处置,按照首接负责制,妥善处置矛盾纠纷。三是推广互联互通网络平台。市、县两级“掌上12348”微信公众服务号(含市级1个、县级10个)于5月份正式上线,打造法律服务微信集群,实现市县乡三级司法行政部门联动,功能涵盖普法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督查督办、监测预警、投诉建议等,实现信息资源服务化、业务协同网络化、督查监管精细化、协调反馈实时化“四化”,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投入使用以来,共收到法律咨询问题400余次,关注人数超万人。

  二、精准化增强公共法律服务有效供给一是服务窗口优质打造。整合实体平台资源,以县(市、区)、乡镇(街道)为重点,村级为辅助,对具有重复性和共同执行的服务和管理内容进行整合,推动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人民调解员、法律服务工作者等系统内法律人才资源,积极参与法律服务公益活动,实现各个类别的公共法律服务集中进驻,打造综合性、一站式的服务型窗口。二是精准普法扎实推进。深入推进“1121”精准普法,围绕“七五”普法规划,结合“法律六进”,常态化开展“宪法十进”。推行“一单一表一发布”,制定“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全年重点普法内容时间表、以案释法实施意见,明确市直48个重点单位普法责任和全年23个普法重点时段,发布典型案例107个。推广武夷山市“我和百姓聊聊法”经验做法,围绕扫黑除恶、环境保护、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开展各类普法宣传962场,发放资料19.6万份,辐射62万人次。三是法治体检力求实效。联合市工信局制定《关于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八条措施》,发动20位公益律师挂钩帮扶12家高成长性企业,开展“一对一”专项法律服务。推动公益律师深入中小企业开展季度性法律风险排查,形成“企业法律体检报告”。探索公共法律服务向工业园区等重点领域延伸,在邵武经济开发区、顺昌工业园区、福建圣农集团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针对性开展“所企结对”“法治体检”等专项活动27场次。

  三、系统化培育公共法律服务创新机制一是创新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协理员机制。探索推广顺昌“四位一体五职能,岗位补贴加奖励”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协理员试点,创新打造新时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南平机制”。有效整合治保委员会主任、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综治协管员、公共法律服务协理员集于一人;制定出台每人每月100元补助,实行“一年一兑薪”,并辅以人民调解以奖代补的保障激励措施;实现法律援助、法律咨询、人民调解、矫正安帮、法律指引五项司法行政基本职能在村级组织的延伸覆盖。经省司法厅批准,顺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模式正在申报全国第六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二是创新实施“1335”新型乡村治理模式。以深化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抓手,在3个圆梦村探索形成“1335”新型乡村治理模式,即:突出党建引领,促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打造和完善综合管理、道德评判、法律服务三个实施平台,落实“五要”(村民要知道、要参与、要作主、要监督、要满意)群众工作举措。目前,已推动促成武夷山市农行开展“金融助理”、西郊村实施“百姓评议团”“美德银行”等创新做法。三是创新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五化”建设。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搭网络、扩力量、强保障、建机制等系列措施,进一步统筹系统资源、提升要素激励、完善运行机制,逐步推进基层人民调解员队伍“五化”(组织化、社会化、专业化、职业化、制度化)建设,打造闽北人民调解工作升级版,进一步激活基层公共法律服务队伍活力。(林清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