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3月10日讯 “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和监所单位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时刻保持战时状态,抓实抓细抓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各项任务。”3月3日,南平市召开市监所疫情防控指挥部第一次会议,局长周邵福对下阶段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和监所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时值春耕生产季节,也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南平市司法行政系统主动发挥职能,以增强公共服务供给为切入点,推出系列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不误。
南平市监所疫情防控指挥部第一次会议
攻坚克难 筑牢社区疫情防线
疫情防控期间,南平市司法局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县、乡三级司法行政人员自备口罩、手套、雨衣等防护用品,主动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配合社区做好“守门员”“宣传员”“劝导员”。
任务重、时间紧、摸排数量大、对小区不熟悉、住户居家时间不一样……面对重重困难,疫情防控小分队成员不畏艰难,迅速制定了科学的摸排计划,并立即组织实施。他们通过“电话+网络”形式逐一着重摸排湖北籍、浙江籍人员,将外省、市返回人员纳入社区健康管理,做到记录登记到位、信息报送到位;张贴告知书,投放宣传单,利用个人微信朋友圈、微博、QQ、电话等开展防疫知识宣传,全力做好释疑解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增进共识工作,提高疫情防控知晓率,切实筑牢社区疫情防线。
进社区连续作战防控疫情
入户走访排查情况
全员参与 防疫抗疫普法先行
疫情发生以来,南平市司法行政系统工作人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积极投身防控“疫”线,深入开展疫情防控法治宣传,通过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及各普法责任单位以网络线上平台为普法宣传主阵地,制作《战“疫”宣传片》在电视台、LED屏播放,编写《法律服务指南》等10余种宣传资料,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强化疫情防控法律法规和相关典型案例的宣传和报道,从而不断提高全市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
武夷山市司法局抓实“我和百姓聊聊法”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防疫一线党员干部、律师、村居(社区)工作人员等靠前开展“网格式”“地毯式”疫情防控普法宣传,全方位推送疫情防控正面信息,传播正能量,唱响法治声音。
建瓯市司法局牢牢抓住村居防控关键环节,全局党员干部和各村居“法律明白人”将法治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深入各村、社区做好防控疫情宣传、入户核查、摸排、门口卡点等工作,督促群众履行法定义务,配合防疫工作。
政和县司法局充分利用LED、宣传单、横幅、小喇叭、微信公众号等宣传方式开展宣传,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入户宣传30人次、悬挂横幅6条;讲解疫情防控知识及《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知识,增强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减少探亲访友,少出门、勤洗手,合理使用口罩,提高居民防控意识。
勇于担当 法治保障优化服务
“张所,你好,这里有一起纠纷急需你们的帮忙!”派出所打来的这通涉及命案的电话让南平市延平区水南司法所所长张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经电话初步了解,2月21日早上7时许,水南辖区某工程项目现场,值班员工曾某被一早来工地干活的工人发现在值班室自杀身亡,经法医现场勘验排除他杀和意外死亡,遗体已运至殡仪馆。工人为避晦气当场停工。派出所接警后不久,30多名死者亲属聚集到项目现场讨要说法,矛盾一触即发。
正值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水南辖区该工程项目又是省重点工程,众多死者亲属的疏散、项目工程的复工两大难题摆在司法所工作人员面前,张所长随即开启她的“五心”调解工作法,展开了她的调解工作。
开展“网格式”防控普法宣传
延平区水南司法所所长张莹开展调解工作
最终,经司法所工作人员的耐心释法说理,双方当事人以8万元的金额达成一致意见,并于当天傍晚落实到位。
当前,针对特殊时期复工企业法律服务和保障,南平市司法行政系统积极发挥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以强化法治保障、优化法律服务为重点,切实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对涉疫情防控期间的20余个高频法律热点进行梳理解读,引导群众和企业依法开展疫情防控。针对劳动用工、医疗社保等方面法律问题,开通企业复工复产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累计提供法律咨询解答134件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件。
此外,发动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就疫情防控期间企业遭遇的各类争议纠纷,发布预警提示,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排查调处。截至目前,已为企业、职工提供专业调解服务75次。
(本报记者 周新 特约记者 张丽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