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破浪,淬火成钢。迈入2021年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驻足回望过去一年,有过艰辛,有过收获,更有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构筑“法律网”,全方位服务疫情防控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铺就了不平凡的底色。疫情期间,南平市司法局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市监所疫情防控指挥部,24小时严格执行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值守制度,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明确疫情防控工作重点内容、重点区域、重点对象,促进疫情防控工作依法有序开展。 同时,采用“线上+线下”法律服务模式,利用微信、互联网等等新媒体提供便民服务渠道,开通“小律在线智慧防疫”AI小程序并开设专栏,对涉及疫情易发多发的劳资纠纷和潜在法律风险等20种情形,以问答形式进行提示提醒。通过电视制播疫情防控公益广告、组建党员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志愿团、编印《疫情防控法律服务指南》等形式推送疫情宣传信息、科普知识1075条,发放宣传资料11.7万份。 此外,深入开展涉疫情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专项行动,先后调处成功涉疫情纠纷674件,分流引导17件;组织律师开展法治体检活动,赴企开展个性化服务,对涉企、涉疫情防控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执法监督,精准提出法律建议251件。该局的疫情防控工作做法先后受到省、市两级领导的批示肯定。
唱好“协奏曲”,精准普法让群众贴近法治 2020年是“七五”普法的收官之年,南平市司法局立足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职能,统筹全市各地、各部门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挖掘出市大数据普法平台、浦城县剪纸法治宣传阵地、喜马拉雅有声普法阵地等特色亮点。《南平市“七五”普法纪实》被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刊播,《贴近群众真需求,精准普法更高效》在人民网《“七五”普法看福建》刊登。 创新实施“1121”精准普法,抓牢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和青少年“关键时期”,组织58195名公职人员参加了学法用法线上考试;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疫情防控、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等关键节点开展普法活动。一年来,组织全市普法力量累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498场,发放资料29.8万份。 组织开展“民法典与生活同行”活动,推进民法典宣传“六进”,在全市组建民法典宣讲团,举办系列民法典专题公益普法讲座,做好针对群众的宣传宣讲,通过走村入户、设置宣传点等方式发放宣传资料。全面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强化全市普法微公号矩阵和网站联动作用,在“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开拓普法阵地,推送40余篇普法微电影、微动漫、图文信息,累计点击120万人次。
守好“平安线”,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020年,南平市排查矛盾纠纷19001件,成功调处18920件,成功率达99.6%。高质量的矛盾调解成功率得益于南平市司法局“多元化”构建、“精细化”管理、“规范化”建设以及“制度化”的运行。该局以市委依法治市办名义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调解工作的通知》,在建瓯、政和分别召开全市调解工作、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现场会,推动调解工作提质增效。 武夷山、顺昌、建阳等地率先在全市成立了县级人民调解员协会。据悉,南平市新增建立品牌调解室26个,达89个,先后评定为县级金牌调解室30个、市级7个。2020年5月,武夷山夷和调解工作室被省委政法委、省司法厅授予“省级金牌调解室”称号。 通过加强刑释解矫人员信息核查、衔接安置、教育帮扶等工作,南平市服刑在矫人员信息核实、重点帮教对象衔接率均达100%;今年初,建阳、武夷山先后衔接并顺利完成7名湖北籍刑满释放人员过渡性安置工作,得到市领导批示肯定。此外,市级联合区社区建设和救助管理中心在建阳区建设“中途之家”,县级依托企业建立安置基地36个,安置就业720人次。全市在册刑满释放人员安置率、帮教率达99.9%,重新犯罪率在3%以下。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该局先后召开扫黑除恶专题会议11场,摸排涉黑涉恶线索39条,全力做好涉黑涉恶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教育管控工作。同时,该局加强对律师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辩护代理工作的指导监督,开展律师队伍专项教育活动,备案办理涉黑恶犯罪案件102件、325人次。
探索“新实践”,以司法助力乡村善治 2020年7月,以建阳区水南村、武夷山市西郊村、大渚村为试点的3个村均被列为省级乡村治理试点示范村。 南平市司法局围绕破解乡村治理“谁来治、治什么、怎么治”难题,探索以党建为引领,以自治、法治、德治融合为保障,以综合治理、道德评判、法律服务平台为载体,以满足群众要知道、要参与、要作主、要监督、要满意为目标的“1335”乡村治理实践,以司法助乡村善治,促乡村振兴。该机制做法被南平市委深改办《南平改革情况》刊发,同时被“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福建法治报》以及福建长安网刊载,被《闽北日报》作为“十三五”改革亮点宣传报道,被省委政法委官微作为市域治理现代化有效机制重点报道,以及《法治日报》、中国长安网等中央级法制综合类媒体宣传报道。 南平市司法局还创新运行“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协理员”机制,并建立“百姓评议团”、建成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12348法律服务热线、“南平市掌上12348”微信公众服务等融合协同服务体系,推行积分管理方式的“美德银行”“爱心美德超市”等机制,发挥司法职能优势,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打造“新平台”,为公共法律服务提质增效 南平市司法局推行“一卡一码一热线”(即服务联系卡、掌上12348公众号二维码、12348法律服务热线),完善热线平台服务规范和运行管理机制,推广互联互通网络平台。先后投入100余万元打造“南平市掌上12348”网络平台,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微信集群,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效率。2020年来办理各类法律事务857件。 同时,推进“不见面”行政审批,实现网上可办率100%;推行远程视频等方式进行核验原件,“一趟不用跑”事项占比达66%;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行政审批即办事项达80项,占比达95%。 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局借助市政府搬迁契机,整合法援、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资源,升级改造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 2020年,南平市司法局以完善市域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目标,持续增强公共法律服务有效供给为基础,推动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实现标准化、精准化、便捷化。2020年1月,顺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被列为全国第六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目前已通过国标委中期评估验收。
打好“组合拳”,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 2020年以来,南平市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927件,共接待咨询116229人次,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和取得经济利益4555.34万元;成立南平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法律援助站、南平市老人活动中心法律援助站和退役军人法律援助站,全年办理老年人援助案件308件、农民工援助案件995件、军人军属及退役军人援助案件13件。 持续推进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和认罪认罚案件值班律师提供法律帮助工作。全市刑事案件审判阶段律师辩护覆盖率达80.3%。2020年,已办理认罪认罚案件234件。 开展“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和“法援惠民生关爱残疾人”活动。目前,该局共受理涉及农民工援助案件995件、残疾人援助案件129件,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1836.5万元。 全面推行法律援助全域受理工作机制。从2020年11月初推行全域受理工作以来,该局异地受理援助案件37件,解决了法律援助申请“异地不能办、群众多次跑”的问题。
突出“党建+”,全面提升干部队伍建设水平 2020年,南平市司法局着力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深化“政治引领,党建先行”,以干部队伍“四化”建设为主抓手,以“一学三比”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为载体,开展“传帮带、促成长,骨干带新手”年轻干部培养活动,抓实政治教育,推动组织建设,促进能力提升,着力在夯实人才队伍基础上做文章,积极探索人才引进和成长有益路径,队伍建设水平得到较大改善和大幅提升。 创新开展每月“主题党日+”活动,抓好常态化支部“三会一课”自检和党建体检工作,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通过签订《党风廉政建设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状》,形成“局长—分管领导—科长—科室人员”四级监督格局。严格执行“三个规定”,强化作风纪律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做法在全省司法行政工作推进会暨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作典型经验发言。 打造“做表率”文明先锋团队,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参与“争创文明城、争做文明人”大讨论活动。举办道德讲堂,学习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先进事迹。疫情期间,该局抽调31名机关党员协助社区入户摸排、参与值守310人次、发放宣传单6000余份,为抗击疫情捐款9550元。
立足“新职能”,有效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2020年制定下发《中共南平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0年工作要点》,开展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督察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情况检查。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南平市户外广告设施和招牌设置管理办法》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创新开展《南平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等政府规章立法调研。 在全省设区市层面率先完成规模化集中法律考试,该局共计2702人次参加考试,1251人成绩合格,有序增强各领域基层执法力量。制定行政执法年度数据公开样式,印发行政执法文书示范文本,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落细。推动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和规范化建设,建立全市重大行政诉讼案件综合调处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进一步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收到行政复议申请63件,审结52件,复议纠错率达86.5%。 推进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工作,结合新修改法律法规及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上位法规定不一致等方面内容的规范性文件予以清理。同时,该局严格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规定,已向省政府和市人大报备规范性文件33件,接收县(市、区)政府报备规范性文件103件,接受市直部门报备规范性文件4件,向县级政府提出审查意见1份。 此外,为了进一步完善行政决策各项制度,南平市印发实施了《南平市重大行政决策规定》,该规定将有效避免行政决策无法落地或者匆匆上马的情况发生,极大提升政府公信力,为该市政府科学行政、依法治理提供政策保障。 南平市司法局主动靠前服务,积极参与政策文件制定的座谈协调会,为党委、政府科学依法决策提供参考,审核政府常务会议纪要14份,配合审核党内规范性文件6份。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流击水正当其时。在新的历史时期,南平市司法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挥好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统筹职能,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忠实履职尽责,狠抓工作落实,不断推进司法行政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南平加快绿色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设区市司法局
省内厅(局)
外省司法厅(局)
网站标识码:
3500000034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742号
备案号:
闽ICP备06031529号
中文域名:福建省司法厅.政务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西门井边亭11号邮编:350003群众来电联系电话:0591-83726141
Copyright 2005-2018 All Rights Reserved投稿邮箱: xxk@sft.fujian.gov.cn网站访问统计量: 16536476
主办单位:©福建省司法厅技术支持:福建拓尔通软件有限公司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