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是福建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存有大量珍贵的革命遗址、遗迹和革命文物。南平市司法局紧紧围绕党史学习教育要求,以开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为契机,借力闽北红色资源,着力聚焦“三融”,充分发挥法治宣传职能,打造独具闽北特色的红色法治文化阵地,为党史学习教育增添了浓浓的“法”味。
融合多样媒体,线上线下齐发力
注重“法”“景”融合,将法治文化元素融入红色旅游资源中,并利用广场LED大屏、电视台、福建法治报、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媒体,线上线下一同发力宣传全市丰富的红色法治文化资源。
松溪县旧县乡在红军驻扎地遗址六墩村建成“法治文化长廊”,将红色革命故事与法治文化建设相结合,用红军革命故事、名人名言、小故事、漫画的方式来宣传比较生涩的法律法规。
邵武市充分利用金坑红色旅游资源,将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依托于游客服务中心,利用中心广场LED大屏幕滚动播放法治宣传日主题宣传片、在旅游景区的红军书屋放置一些普法读物、利用节日期间在道路两侧悬挂印有“传法治、习法治”字样的灯笼,让参观游客随处感受普法氛围。同时,邀请知名画家、摄影家等走进金坑开展文艺采风和文艺创作,传递红色法治声音。
红色景点成为普法前沿阵地,不仅使游客加深了对闽北红色文化的理解,也弘扬了法治精神。全市目前挖掘出红色法治文化阵地15个。
融入中心工作,统筹结合广挖掘
将红色法治文化建设与落实“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等重大任务相结合,把“发掘红色文化中的法治基因”列入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推进。
建瓯市于2019年5月11日在南雅镇白沙村成立首家村级红色文化和法治教育基地,不断让红色文化、法治宣传渗透到建瓯的闽源文化中,为乡村振兴助入法治力量。
建阳区立足于书坊乡花园岭村红色资源,探索爱党爱国与法治宣传教育相结合,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将美丽乡村建设、科技服务三农、乡风文明创建、法治建设相互融合,传递好法治声音。
政和县结合原中央苏区县、廖俊波精神发源地等红色文化,深入挖掘乡村红色法治元素,大力宣传和打造红色法治文化品牌。
融汇关键节点,以点带面深推动
努力拓展法治文化与红色文化相结合的力度,抓住宪法宣传周、妇女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以及各专项法治宣传日等节点,深入开展红色法治文艺汇演等法治文化活动,在推动“法律七进”活动中深化法治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和实践基础。
南平多个地区充分调动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坚持“搭文艺舞台、唱普法大戏”,创作独具闽北特色、贴近群众生活的主旋律曲艺作品,并将红色元素、法治元素融入其中,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七五”普法至今,全市举办红色法治文艺演出40余场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