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相关链接
坚持“四基”共建共治 推动诉源有效治理——延平区探索推行“1+N”诉源治理体系(一)_ 法治宣传_ 福建省司法厅
坚持“四基”共建共治 推动诉源有效治理——延平区探索推行“1+N”诉源治理体系(一)
来源:南平普法网微信公众号 时间:2023-01-12 16:57 浏览量:448

为破解延平区诉讼案件逐年攀升的问题,延平区司法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推行“1+N”(1为党委牵头,N为相关职能部门参与)诉源治理体系,坚持基调、基层、基础、基石四基共建共治,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镇村,推动诉源治理取得显著成效。今年以来共调处矛盾纠纷4917件,同比上升64.56%,成功调处诉调对接案件685件,同比增长65%,区法院诉源案件收案同比下降11.05%,实现近年来首次下降。同时还涌现出一批调解先进组织和个人,如水南街道调委会调解员张莹、大横镇调委会调解员曾斌被评为全省人民调解先进个人。

一、坚持共建共治基调

1)紧扣“1+N”诉源治理体系共同发力。我区诉源治理工作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区委黄桂诚书记亲自部署,多部门单位协调配合,共同打造“1+N”诉源治理体系,全区整体联动、步调一致,形成一盘棋格局。

2)建立联席会共研共商。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区、镇两级定期组织联席会,通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工作情况,分析存在问题;不定期召开专门会议,遇突发事件和应急事项,随时召开联席会议。充分发挥联系单位职能作用,统筹解决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各类问题。

3)基层调解组织共建联动。积极沟通协调各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共同构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框架,完善行业治理。今年区司法局联合南平市总工会、区法院、人社局、市场监管局、妇联等诸多单位陆续建立完善了枫桥式园区调解组织、婚姻家庭纠纷调委会、物业纠纷调委会、知识产权调委会等,目前全区建有28个行专调委会。

4)加强宣传报道共治成果。组织南平电视台拍摄了人民调解工作专题新闻报道,取得较好社会宣传效果。梅山街道《八旬老人重病卧床,晚年赡养如何落实》调解实录在福建省电视台《调解有一套》栏目播出。炉下镇人民调解案例被中国法律服务网采纳,实现我区中国法网案例库采纳数零的突破。

二、加强诉源治理基层

    1)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截至目前全区调委会共建366个,横向上不断充实完善行专调解组织建设,基本覆盖各行业领域;纵向上持续强化三级调解组织网络。同时深化基层人民法庭调解室建设,进一步规范法庭调解室日常运行,深化基层诉调对接机制。

2)选优配强人民调解队伍。全区已配备调解员共计1270名,其中镇村专职调解员81名。并以优秀调解员为基础,打造水东街道应祥棋调解工作室、夏道镇丁仁喜调解工作室”“李小平调解工作室14个个人调解室,树立标杆,发挥李小平全国模范调解员示范引领作用。  

3)统筹专业力量向基层倾斜。组建集法律、交通、金融、婚姻、劳动等专业于一体的区人民调解员专家库,下沉调解一线服务群众对不同类型矛盾纠纷的调解需求。同时组织法官团队下基层,将司法触角延伸到基层一线,传授经验、提出意见、参与调解,实现矛盾纠纷便利公正高效化解。

4)凝聚民间调解力量。将乡贤文化与人民调解充分融合,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以本土乡贤为依托,共吸纳本土乡贤调解员211名,针对属地性强、家族性强的矛盾纠纷,发挥其在当地有一定声望,熟知民情又不置身事中的身份,有效维护当地社会和谐稳定,今年以来,乡贤调解员共成功调处矛盾纠纷847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