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感动福建人物开始票选 候选人物17 福州华大司法所协理员刘倩文
来源:福建省司法厅 时间:2015-01-20 09:07

原标题:2014感动福建人物开始票选
四大投票平台启动,百份“豪礼”等你,20名候选人,看谁最打动你


主办:海峡都市报 海都网

海都记者 夏雨晴 陈恭璋

    海都报1月19日讯 2014年悄然离去,“感动福建”伴随八闽之子已走过了12个春秋。今年,熟悉的暖流再次涌过岁末寒冬,20名候选人的故事已经全部上线。我们再次诚挚地邀请您,一起品味这场跨年度的精神盛宴。

    “2014年度感动福建十大人物评选”活动由海峡都市报社、海都网主办,中国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冠名赞助。腾讯大闽网、中石油福建分公司作为独家战略合作伙伴,助力“感动福建”十大人物评选。

    今天,全民票选阶段正式启动,网页、手机客户端、微信、短信四大投票平台火力全开。2014年,谁的故事让你泪流满面?谁是你心中的感动人物?请投下你至关重要的一票。

    四大投票平台同步启动

    经过精心筛选,“2014年度感动福建十大人物评选”挑选了20名候选人。今天,投票正式启动。

    您可通过以下四种方式为您心中的“感动福建人物”投票:

    1.网页投票:登录海都网主页(http://www.nhaidu.com),点击“2014年度感动福建十大人物评选”专题页面,对您支持的候选人进行投票。同时,您还可以在该专题页面看到“候选人票数统计”情况,实时查看您支持的候选人票数排位。

    2.微信投票:搜索、添加“感动福建”公众号,回复“投票”,即可进入微信投票页面,为您所支持的感动人物进行投票。微信投票页面也将实时更新候选人的票数和排名情况。

    3.短信投票:手机用户编辑“GD+候选人编号+候选人姓名”,移动用户发送至106902881464;联通用户发送至106903791464;电信用户发送至10690379011464(通信费每条0.1元)。

    4.手机客户端投票:下载海峡都市报手机客户端“海湃”,进入“感动福建”专题投票页面进行投票。

    参与投票赢iPhone6、iPadMini

   本次感动福建人物评选投票环节,组委会在四大投票平台上,为参与的读者准备了iPhone6、iPadMini等丰厚的奖品。任何一位参与到本次评选投票的读者,不论你通过上述何种方式投票,都将自动获得抽奖资格,组委会将定期抽出幸运读者,并发放奖品。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网页、微信以及手机客户端投票的读者,需要在投票后,在随即弹出的读者信息页面中填写姓名和联系方式,方便抽奖结束后联系领奖;若信息填写不完全,组委会将视为自动放弃抽奖资格。

    奖品设置如下:

    一等奖3名,奖品为iPhone61部;

    二等奖3名,奖品为iPadMini1部;

    三等奖100名,奖品为100元话费。

 

    本网链接:

中国工商银行2014感动福建十大人物评选

主办:海峡都市报 海都网

关键词:心灵捕手 候选人物17 刘倩文

我留下来,只有一个理由——我喜欢这份工作,还有什么比治疗人的心灵更重要的事?——刘倩文

迷途者的“心灵捕手”

她专职社区矫正工作,以心换心,让每一个服刑者走出阴影回归社会

刘倩文与身患艾滋病的矫正人员谈话(受访者供图)

    感动理由

   海峡都市报12月30日讯  记者 涂明 关铭荣  有这么一份工作,每天都跟服刑人员打交道,通过感化教育,让他们回归社会不再犯罪。这些人中,有患上艾滋病的吸贩毒人员、挪用公款想自杀的妇女、醉驾放荡不羁的青年。每月收入1000多元,每天24小时手机开机待命,这份工作你干不干?

   年轻的山东姑娘刘倩文,一从学校毕业,就选择了这份工作——福州华大司法所协理员,专职社区矫正工作,一干就是5年。5年中,身边的同事换了一个又一个,如今所里的矫正社工就数她资格最老。

   工作忙、工资低、事难搞,刘倩文并未太过介意,“我留下来,只有一个理由——我喜欢这份工作,还有什么比治疗人的心灵更重要的事?”

    面对艾滋病患者 不戴口罩手套

    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社区矫正,是指通过监管、教育、心理辅导等方式,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旨在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而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给社区服刑人员尊重。“尊重”二字绝非字面上这么简单,有时是场需要勇气面对的试炼。

    2013年1月21日,福州华大司法所接收了一名吸贩毒人员,且患有艾滋病。这在福州中心城区司法所属首例,消息一传出,华大司法所年轻的协理员不知所措。

    刘倩文勇敢地接下了这个活。“说实话,我也为此焦虑过,谁不怕出现意外啊?”那时刘俏文已怀孕,但她认为这是自己的工作,需要去面对。恶补了相关医学常识,全面了解患者张某的情况后,刘倩文开始开导她的同事:“有啥怕的呢,正常接触不会传染的。”在她的坚持下,大家脱下了口罩和手套。

    张某一开始并不配合司法所的矫正工作,通知他到所里汇报个人情况、接受教育,都爱理不理。刘倩文说,张某当时有种“我得了艾滋病,你能怎么样”的心态。为此,她一次又一次到张某家中走访,与张某的母亲、哥哥以及张某本人多次深入沟通交流。渐渐地,张某改变了,积极参加司法所组织的教育、咨询与义务劳动,主动与司法协理员谈心。今年8月,张某解教那一天,他用力握住刘倩文的手,认真地说:“谢谢你,我一定会改。”

    以心换心挽救“绝望主妇”

    每一个人都会犯错,应给犯错者改过的机会,这种大道理,很多人都会说。真正要让一个服刑者重新回归社会和家庭,却非常不容易。刘倩文经过5年来对社区服刑人员2800多次走访和3900多次谈话,对此深有体会。“迷途者要走正轨,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找到一份工作,二是家庭和睦。”她总结道。

    2009年3月,刘倩文分到了一个有自杀倾向的帮教对象。50多岁的王某因挪用公款被判缓刑。她曾是福州某事业单位的财务主管,因挪用单位16万余元公款,她失去了公职,丈夫也准备跟她离婚。据刘倩文回忆,王某每次见她,都泪流满面地反复说:“我现在是生不如死……”

    如何让这个女人重拾希望、勇敢地活下去,这个难题摆到了刘倩文的面前。王某一直认为自己没错,是有人陷害她,而且她挪用这16万元买基金,只赚了2000元却被判刑,她觉得很冤枉。刘倩文耐心地分析劝说,告诉她这与赚了多少钱没关系,挪用公款是犯罪,要追究刑事责任,既然发生了,只能面对。

    刘倩文考虑到她一个人情绪低落,一直闷在家里不是办法,就帮她联系到一份保险业务员的工作。王某有了工作,情绪变得较为稳定,但婚姻危机仍让这个可怜的女人忧心忡忡。

    别人的家务事,大多数人都不会插手,但为了王某尽快重拾希望,刘倩文决定找王某的丈夫谈谈。尽管多次碰壁,但刘倩文并不气馁,一直与王某丈夫保持沟通,说王某身上的优点,劝其不要因为妻子一时犯错而放弃妻子。最后,王某的丈夫表示,会好好处理与妻子的问题。

    后来,王某的女儿考上了国内某名牌高校,夫妻间的紧张关系得以化解。有一次,王某高兴地告诉刘倩文,她丈夫叫她去单位食堂一起吃饭。刘倩文的努力,收获了王某的友谊。如今,王某解除矫正,仍不时给刘倩文打电话,交流感情。

    “做司法协理员,最重要的是要有同理心。要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细心体会他们的处境。只有往他们心里走,他们才会发自内心地接纳你。”刘倩文说。

    5年社区工作两份“得失清单”

    5年108名帮教对象中,不少人成了刘倩文的朋友。在他们眼中,刘倩文乐观向上、善解人意、具有使人走出阴影的力量。

    可是,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年轻姑娘的苦呢?社区矫正这份工作,带给刘倩文两份“清单”。

    一份是客观存在的“消极清单”:一是身份问题,由劳务派遣公司派到司法所,两年一聘。虽每天面对犯人,但因无执法者身份,常遭人质疑。有人曾投诉说:“社区矫正为什么不让公务员做,却让社工做?执法力度何在?”二是收入低,每个月只有1000多元,经济很紧张。三是工作忙,不定时,24小时要保持开机状态,缺乏时间做家务、带孩子。

    一份是主观感受的“积极清单”。刘倩文给记者说出了她的感受:一、每一名帮教对象,就像一本书,认真读可以读出很多东西,能丰富自己的阅历。二、她在学校学的就是社区矫正专业,做这份工作能学以致用,发挥自己最大价值。三、她喜欢这份工作,让每一名帮教对象回归社会、走上正轨,她能收获快乐。

    刘倩文说,她丈夫对她的工作虽谈不上理解,但十分支持,尊重她的选择。家里的各项开支,几乎全由其丈夫承担,家里大部分家务也由丈夫代劳,而她需要做的,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认为对的事,这并不困难,也不算苦。

视频链接:迷途者的“心灵捕手”—2014年度感动福建17号候选人 刘倩文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