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藏 大爱无疆——记福建建达律师事务所公益法律援藏工作
来源:福建省司法厅 时间:2019-09-17 08:25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9月16日讯 苍茫群山无声记录闽藏深情。2019年7月,我省第八批援藏干部结束了在西藏昌都市三年的援藏工作。

  根据中央部署,此次我省的援藏地点由林芝市调整到昌都市,昌都是一个以山高路险,脱贫攻坚和维稳任务繁重著称的地级市,在西藏地方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本批福建援藏队伍,除了43名党政干部和246名专业人才外,还有一个“编外”援藏集体——福建建达律师事务所,也在一直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援藏互助不谋而合 

  2016年7月,作为第八批援藏干部,省政府督查室副主任谢雅星主持昌都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工作。一上任,他就着手援藏工作具体部署,经过深思熟虑,助推昌都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维护昌都社会稳定成为本次援藏的重心和着眼点。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新一届领导集体新的“治藏方略”进行了全面系统阐述,其中“六个必须”的治藏方略提到必须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以及坚持依法治藏的重要原则。由于入藏干部人数有限,如何向昌都输送有针对性、有实效性的法律服务?有多年政府法治工作经验的谢雅星一下子想到了法律援藏,在省司法厅的引荐下,他结识了时任福建省律师协会会长、省人大代表、福建建达律师事务所主任郑新芝。

  “不谋而合,责无旁贷。”郑主任在采访中说,建达所长期致力于公益法律援助,多年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担任福建省财政厅、省工信厅、省国税局、省环保厅、省政府采购办公室,市(县、区)政府及其部门共几十家常年法律顾问,具有丰富的政府法律服务经验。

  在双方第一次会面后,郑主任立即安排建达所内具有10年以上从事政府法律服务实务经验的多名律师对接本次援藏工作,并把法律援藏重心放在政府依法行政、依法理政、行政执法以及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决策审核等方面,采取座谈、电话、传真、邮件、寄送法律资料等多种方式提供法律服务。

  每月准时将建达所编写的《法讯传导》免费寄送昌都,至今已达千余份。2017年,建达所总结多年行政法律服务经验,集全所律师之力,编著了《政府法律顾问实务》。刚一面市,立即向昌都赠送300多本。该书汇集了905个涉及政府依法行政的问答和40个精选案例,为昌都市依法行政提供法律实操参考。

  动员和组织漳州市律师协会等单位加入法律援藏队伍,进藏开设行政执法专题讲座,现场解决法律纠纷,与当地法院、检察院沟通交流,义务担任市县两级政府法律顾问,扶助贫困家庭子女就学,等等……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援藏举措,极大地提升了昌都市县两级政府依法行政能力。

  “依法治藏义伸援手,闽昌结谊山海情浓。”2019年4月,福建建达律师事务所收到了昌都市政府赠送的锦旗,充分肯定建达所三年多来的法律援藏服务。

  法援助推项目落地 

  在福建建达律师事务所的工作邮箱里,如今仍留着数十余份法律文书的往来邮件。

  “一年大约需要审核10多件政府法律文书,并且要出具法律意见,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相比福建省政府部门法律顾问单位,这个量算是比较多的了。”参与法律援藏服务的朱亚辉律师说。

  2017年10月,建达所为昌都市的一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进行审核,并出具相关法律意见书。“我们收到《三江文化城框架协议书》时间比较紧,经审核,发现协议书存在一些重大的法律风险,因此我们提出了六点建议,昌都市政府非常认可,现在该项目正在建设中,我们也感到很欣慰。”朱律师说。

  当时参与项目审核的朱律师还记得,《三江文化城框架协议书》在土地出让形式、项目概算金额及双方合作模式、经营利润分配等重要方面上规定不明确,且存在一些风险点。为使项目合法合规,更具有可操作性,建达所的律师们提出项目建设可以采取“PPP”模式,避免了该项目落地可能出现的地方负债过重等问题,并建议增加项目可行性报告及财务预测报告等,进一步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概括起来,主要提出了项目合法合规性审核、可行性、可操作性方案以及现行法律政策下项目建设方式的选择等法律建议。”朱律师说。

  在建达所看来,法律援藏可以看成是双方共同的事业。提升受援地政府的依法行政能力,增强闽藏两地合作互动,建达所也在法律援藏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和社会责任感。“现在第八批援藏干部虽然回来了,但谢雅星搭起了一座长期法律援藏的桥梁。我们的援藏事业仍在继续,每月《法讯传导》还在固定寄送,政府法律服务仍在无偿提供中。接下来,我们也计划邀请接受西藏的法律工作者前来学习和研讨,共同致力于政府法治建设,为依法治藏尽点绵薄之力。”郑新芝对未来可持续的法律援藏充满了信心。(本报记者 魏青)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