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好每一天]老沈的“解忧杂货店”
来源:大田县司法局林静 陈宏宾 时间:2019-12-06 11:16

  在三明市大田县均溪镇凤山东路旁,有一间神奇的“解忧杂货店”,乡亲们有解决不了的纠纷烦心事、忧心事,都会相约着来到这里。“生了病找医生,是一种信任;受纠纷困恼想到这里,是一种精神寄托。”乡亲们说,“这里的老沈有拨云见日的本领,他能为我们解忧。”

  老沈,原大田县公安局政工科科长沈小云。2013年退休后被聘为大田县均溪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人民调解员,6年来化解矛盾纠纷千余起,涉及婚姻家庭、商业、交通事故、征地、医疗纠纷等方方面面。为能帮助更多的人“解忧”,他牵头成立了“老沈调解工作室”,以他为核心的团队正以实际行动,将“解忧杂货店”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而热衷学法用法讲法的他也被拟推荐为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个人。

  

  47次走访协商,为20年兄弟纷争画上休止符

  老沈的“解忧杂货店”每天上午8时开门“营业”。一天早晨,有两位老人在这里等候“开门”。原来他们是兄弟俩,因宅基地纠纷反目20多年,多次发生争吵,甚至大打出手。老沈为到访的两位“老哥”端茶倒水,详细询问事情来龙去脉,可没谈多久,兄弟俩又吵了起来,老沈笑着劝返不想再谈的兄弟俩,他深知这个时候“急不得”。

  在两位老人离开后,老沈到当地派出所查阅了和这两位老人有关的出警记录,拿着笔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当天傍晚,老沈便开始了走访,傍晚走访主要是因为大家白天需要务工、农忙,晚上正是他们在家的时间。他先后19次走访约见兄弟俩,6次联系村干部,5次寻访宅地周边邻居,4次询问纠纷人亲属,2次下实地查看宅地,他详实地制作着调查记录,努力还原着20年前事件的真相。原来兄弟俩父亲过世前留有一块宅地,弟弟想翻建宅地,一是以新房还先辈之愿;二是能打理宅地让后辈继承。兄长早年加入居民户口,不想在老宅地翻建上耗费精力,因原本简单的事,双方未很好的协商,使积怨越来越深。

  老沈的“解忧杂货店”共接待组织兄弟俩“面对面”调解协商11次,他和在城里居住的“兄长”讲解农村习俗,向“弟弟”普及法律知识。最终20多年的兄弟情仇在老沈手上成功化解,握手言和的兄弟俩为老沈送来一面锦旗表示感谢。

  21小时苦口婆心,换来调解协议书上的签字

  烈日炎炎的中午,在“店内”吹着风扇,看着调解卷宗的老沈突然接到电话,“某酒店货梯故障坠落,一名女员工不幸身亡,目前现场有些混乱了……”烈日炎炎何处去?老沈当即赶往事故现场。

  赶到事故现场的老沈一面安抚家属情绪,一面了解着事情的经过。死者郑某41岁,一个刚好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当日上午郑某在工作期间乘坐酒店货梯时,货梯发生故障坠落,公司员工第一时间报警,消防大队、医务人员随即赶到现场救援,因郑某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医生当场宣布死亡。死者家属情绪激动,扬言酒店不给个说法就将尸体放置在酒店内。老沈对死者家属进行情绪安抚,待情绪缓和后讲法论理,言传身教地提升死者家属的法治意识,使家属方趋于理性。老沈随后询问酒店是否有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同时进一步了解死者的家庭情况,以死者在大学从教的弟弟为突破口,参照工伤死亡赔偿的标准组织双方开展协商,第一天从正午至午夜,第二天从辰时至酉时,21个小时情理法式的开导,终于换来了双方在调解协议书上的签字。

  多少个深夜里,在寂静的街道上,老沈的“解忧杂货店”还亮着灯,他认真地整理他的“宝贝”——调解档案。这些“宝贝”,详细地记录着为民解忧的全过程。

  解民忧,办实事!老沈的“解忧杂货店”宛若分叉路口的指明灯,正默默地为忧愁之人指明前行的路……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