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抓细“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回应防疫关切
来源:福建日报 时间:2023-02-28 10:02

    新阶段,如何更好完善农村疫情防控工作?如何保障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供应?下一步,怎样提升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围绕公众关注的热点,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月2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作出回应。

  增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能力

  “三年多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深入人心,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经受住了极限考验。”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要抓实抓细“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巩固住来之不易的重大成果。

  三年多来,特别是2022年12月份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聚焦关键节点、紧盯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农村防疫见医、见药、见干部。

  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毛德智表示,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后,要从完善农村地区疫情防控责任机制、聚焦农村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完善农村医疗救治体系机制三个方面进一步增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能力。

  确保医疗物资随时响应需求

  三年多来,我国不断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加强医疗物资生产保供和统筹调配。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但全球疫情仍在流行,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保供仍是关键之举。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周健表示,将常态化做好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保供工作,切实提升重点医疗物资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据介绍,在产能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继续坚持日调度机制,指导重点企业保持规模化生产能力,确保随时响应突发需求。密切跟踪新型疫苗和药物上市进度,提前做好生产供应准备。在应急调拨方面,将加强中央与地方应急联动,确保应急调拨及时高效,做到“全国一盘棋”。

  加强生活物资应急保供建设

  三年多来,我国新冠疫情期间生活物资保障工作整体实现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副局长许正斌介绍,从供应方面来看,2022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3731亿斤,创历史新高;蔬菜种植面积3.3亿亩以上,产量8亿吨左右;畜产品生产发展势头良好,肉类和奶类产量创历史新高。

  从价格方面来看,三年多来,重要民生商品价格总体保持平稳,涨幅均在合理区间。全国大米、面粉价格平稳运行,没有出现明显波动,食用油价格稳中小幅上升,猪肉、鸡蛋价格总体呈现周期性、季节性波动。

  为确保生活物资量足价稳,我国坚持全面监测研判,及时掌握个别地方短时出现的市场异常波动情况;同时,着眼储备、调运、配送等环节,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着力加强生活物资应急保供能力建设。

  提升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三年多来,我国秉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该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经过近些年的不断努力,我国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不断提升,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应急体系。

  “目前,我们全国一共有国家级紧急医学救援队伍40支,分为综合救援、中毒事件救治和核辐射事件救治三类。”郭燕红说,在此基础上,要在全国增设20支左右的国家重大疫情医疗救治队伍,负责重大疫情救治及支援。

  据介绍,我国将进一步完善医疗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医疗应急救治基地。

  (新华社)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