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三个聚焦”深入推进《社区矫正法》贯彻实施
来源:泉州德化县司法局 时间:2020-08-17 18:06

全省司法行政工作推进会暨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典型经验系列报道之三

  《社区矫正法》颁布以来,德化县迅速行动、积极作为,主动对标新规定新要求,从“弱项补强、强项更强、普执并举”等方面着手,靶向施策、深度发力,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实现高效化、智能化、规范化发展。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聚焦“弱项补强”,推动社区矫正保障高效化。我县以学习贯彻实施《社区矫正法》为新起点,全面梳理社区矫正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推动基础保障、队伍保障等方面实现高效化。一是基础保障由弱到强。3月31日,县“两办”下文设立县社区矫正委员会,同时,制定工作规则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落实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会议制度;6月19日,县委编办批复在县司法局内设机构社区矫正管理大队加挂“社区矫正管理局”牌子,并依法调整社区矫正机构职责,调剂配备社区矫正工作人员10名,其中政法专项编制4名、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6名,其中县社区矫正管理局局长由县司法局分管副局长兼任。县、乡两级在落实原有社区矫正经费预算的基础上,县级以及部分乡镇还不同程度追加社区矫正经费预算。二是队伍保障由弱到强。今年来,通过选调的方式将3名具有法学专业知识、基层执法经验的公务员充实到社区矫正执法一线;目前,全县共有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23名,超过保障名额7名。同时,依托全县333个单元网格,培育发展社区矫正志愿者1125名,发动其依法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有效破解以往力量不足等问题。

  二、聚焦“强项更强”,推动社区矫正监管智能化。2018年7月,司法厅在我县召开全省社区矫正中心标准化建设会议,我县社区矫正中心建设为兄弟县(市、区)提供了样板,我县不矜不伐、主动加压,大力推动“智慧矫正”建设。一是打造“微社矫”。开发建设集线上心理测评、线上自助学习、线上信息发布、心理测评数据反馈、线下心理咨询预约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微社矫”。社区矫正对象可通过微信平台,在“掌上”接受教育、在“掌上”了解政策、就业资讯,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在“掌上”随时随地掌握社区矫正对象学习、心理等动向。二是打造“智能管理终端”。将县级社区矫正监管指挥室与县委政法委“雪亮工程”视频云智能系统对接,建设“智能管理终端”,具备“人脸识别、越界提醒、喊话告警”等功能,通过信息化核查方式,精准掌握社区矫正对象动态。此外,在执法执勤车同步配置相应执法设备,实现“互联网+移动执法”。

  三、聚焦“普执并举”,推动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我县坚持以普法促进执法、以执法带动普法,将宣传《社区矫正法》与严格执行《社区矫正法》有机结合,规范社区矫正执法行为。一是“接地气”宣传。依托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瓷都讲坛”、“戴云山讲台”等载体,开展《社区矫正法》专题学习。同时,将《社区矫正法》宣传融入德化“瓷都”地方特色元素,编成高甲戏剧、山歌、木偶小剧、南音等,累计开展特色宣传200多场次,实现普法宣传更接地气、入人心。二是“规范化”执法。组织开展《社区矫正法》知识考试,检验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掌握运用社区矫正法的程度,保障新旧法律法规之间的有效衔接。同时,强化县社区矫正管理局的执法主体地位,依法承担起县政府社区矫正工作职责,突出重点抓好入矫、解矫等社区矫正执法环节。目前,我县在矫社区矫正对象134人,均得到有效管控。

  下一步,我县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持续深入贯彻落实《社区矫正法》,以打造“移动互联、智能应用、信息共享”的“智慧矫正中心”司法部命名为目标,加紧实施、高效运行,为依法推进我县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